
一石激起千层浪,虽然中国地区还没有此项政策,但星巴克还是迅速上了热搜。
如今的星巴克已经不是当初的星巴克了,尤其是在中国市场,曾经的光环正在日渐消退。
2024年年底,开了24年的上海新天地星巴克门店结业,该店曾是星巴克在中国辉煌时期的代表。与此同时,中国星巴克经历人事变动,原总裁兼CEO王静瑛退休,刘文娟接任执行副总裁。星巴克的业绩也让人忧心忡忡。从财务数字来看,2024财年实现其营收29.58亿美元(折合人民币210亿元),与上一年度对比,下降了1.4%。而劲敌瑞幸咖啡,业绩却狂飙,其2024年营收达到248.6亿元,同比增长飙升39.4%。

尽管星巴克不断努力推出新品、优化服务以及布局下沉市场等形式,试图扭转局面,但想要重回昔日的辉煌,似乎要走很长的路。曾几何时,星巴克宛如一阵春风,席卷中国,为处于萌芽阶段的咖啡市场注入了新机与激情。1999年1月,中国第一家星巴克门店在北京国贸开业。之后,星巴克在中国市场一路长虹。九十年代末期,消费者对咖啡了解比较肤浅,大多数人只认识速溶咖啡,而星巴克的进入,为国内咖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当顾客踏入星巴克,便能沉浸在舒适沙发、悠扬音乐以及柔和灯光营造的惬意氛围中,这里既不是家,也不是工作场所,而是一个独特享受空间。在这里,顾客可以独自享受宁静时光,与亲友相聚畅谈,或轻松进行商务交流。随着星巴克在国内市场的逐步发展,其扩张策略也渐渐铺开。

2000年5月,星巴克中国开始推行扩张策略,明确在国内走高端路线。星巴克门店主要集中在高线城市的核心圈,如香港中环交易广场、上海淮海路力宝广场、深圳的万象天地和广州的天河越秀商圈。这些区域汇聚了众多的商务人士和年轻白领,他们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极高接受度,成为了星巴克的首批忠实拥趸。截至2023年,中国星巴克门店数攀升至6806家,成为中国咖啡市场的头号品牌。
然而,市场风云变幻,曾经备受追捧的星巴克,如今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首次暴露的是营收滑坡。依据财报数据,星巴克2024财年表现不佳。中国区营收29.58 亿美元,同比下滑1.4%,销售额更是同比下降8%。其次,竞争激烈,对手接连涌现。曾经,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几乎独孤求败。如今,咖啡市场蓬勃发展,竞争激烈。如瑞幸、库迪等,以低价策略,快速抢占市场份额。瑞幸还通过疯狂的开店扩张和频繁的减价活动,门店数量如火箭般猛涨,截至 2024 年7月中旬,其门店总数突破2万家,其数量远远赶超星巴克。

库迪也丝毫不甘落后,以“8.8元咖啡”的低价策略强势入场,门店数量在短时间内突破1万家。这些品牌的低价策略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,对星巴克的市场份额构成巨大冲击。与此同时,新茶饮品牌的竞争,也给星巴克带来极大的压力。奈雪的茶、喜茶、霸王茶姬等新茶饮品牌,在茶饮市场取得成功后,陆续推出咖啡产品。商家们对年轻消费者喜好拿捏精准,且加大营销手段,很快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。此外,消费转变,需求频繁更迭。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,对性价比的追求也日益高涨。在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,消费者更加看重产品的价格与品质,星巴克较高的价格定位,与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中,显得格格不入。

有网友直言不讳:“不是星巴克买不起,而是瑞幸更具性价比。”消费者不再为品牌溢价支付高额费用,而愿意选择价格更为亲民的品牌。
面对一系列棘手问题,星巴克没有消极应对,而是积极自救。2024年,星巴克中国推出了78款创新饮品,并与动画《大闹天宫》IP联名推出新品。此外,星巴克还为国内所有门店提供咖啡。2023年,中国星巴克在江苏昆山投资15亿元人民币打造咖啡创新产业园,已落成投产。同时,斥资2.2亿美元,在深圳创立星巴克中国创新科技中心,提升数字化运营。

在市场策略上,星巴克积极下沉县级市场。2024年,星巴克加快了扩张的脚步,进驻县级市场166个,新增门店790家。目前,门店总数已达7596家,覆盖接近1000个县级市场。这些新增门店经营状况良好,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成为星巴克的消费主力。为了更有效地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,星巴克在产品和营销方面都做出了重大改变。在产品层面,推出了如“109元咖啡5次卡”等实惠之选。此外,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日益多样和个性化的口味需求,星巴克加大了产品创新力度,接二连三地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。另一方面,会员体系一直是星巴克增强用户黏性的必备法宝,如今,星巴克更加对会员作出深度的改进和完善。新增钻星会员等级,金星或玉星会员每年积满100点成长值可升钻星,享受优先点单、专属礼物等特殊待遇。
尽管星巴克使出浑身解数,依然没有扭转客流量下滑的趋势。目前中国的茶饮市场,前有9块9的瑞幸和库迪,后有4块钱一杯柠檬水的“卷王”蜜雪冰城。消费降级之下,单纯的价格战,星巴克已经毫无优势。星巴克的未来,关键在于能否精准把握品牌定位与消费者需求的微妙平衡。但能否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倾心,还得看其能否在高端形象与大众需求之间找到契合点。未来,星巴克能否重振旗鼓,重新夺回市场领先地位,仍是任重道远。